在遵义市习水县良村镇洋化村的土地上,有一位与高粱打了20多年交道的庄稼人——张永兴。从最初拿起锄头的青涩,到如今成为村里人人佩服的“土专家”,他用汗水与坚守,不仅种出了饱满的高粱穗,更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高粱致富路。
20多年前,当优质高粱种植的消息传到洋化村时,不少村民还在观望,张永兴却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刚起步,他就被技术门槛难住了:选种怎么挑?肥料怎么控?病虫害怎么防?一连串的问题让这位老庄稼人犯了愁。
骨子里的韧劲让他不肯认输。村里组织农技培训,他永远是坐在前排、笔记本记得最认真的那个;技术员下田指导,他寸步不离地跟着学,从选种的颗粒饱满度到施肥的时间节点,连病虫害防治的细微技巧都一一记下。遇到捉摸不透的技术点,他索性把自家地块当成“试验田”,一遍遍地试种、调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摸索,张永兴终于总结出“宽窄行种植+有机肥替代”的独特方法。靠着这手绝活,他家高粱亩产比传统作物足足高出近80斤。看着沉甸甸的高粱穗,村民们心悦诚服,纷纷尊称他为“土专家”。
后来,洋化村与茅台达成订单合作,张永兴又一次走在了前头。他迅速签下种植协议,细致研究有机种植标准,禁用违禁肥料,并亲力亲为沤制有机肥,从秸秆粉碎至发酵,每一步均严格监督。病虫害防治不能用高毒农药,他就钻研生物防治技术,用天敌驱虫、草木灰防菌,坚决把“绿色种植”落到了实处。
凭借这份执着,张永兴种植的高粱颗粒饱满、淀粉含量达标,被收购企业评为“优质原料供应户”和良村镇“致富之家”。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仁怀特色会场暨乙巳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表彰仪式上,他被茅台授予2025年度“匠心粱农”殊荣。每一次荣誉的获得,都是他对“好粮”不懈追求的有力见证。
如今,张永兴的高粱种植面积已连续多年稳定在30亩以上,年产量达20000斤,这两项数据在洋化村始终稳居第一。他的地块成了村里的“样板田”,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取经”。
“你看这行距要留够通风,追肥得赶在拔节前……”面对上门学习的乡亲,张永兴从不藏私,总是领着人家在田埂上边走边讲,把自己摸索多年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跟着学技术、签订单,洋化村的高粱种植越做越红火。
张永兴(左二)参加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
种高粱不仅是种粮食,更是种希望。张永兴说,“正是高粱的丰收,支撑起了四个孩子的求学之路,目前,已有两个孩子读书毕业后工作,另外两个孩子正在读书,非常感恩茅台。”在他眼里,这片红彤彤的高粱,是汗水浇灌的收获,更是乡亲们的“致富粱”。如今,洋化村的日子就像灌浆的高粱穗,一天天饱满起来。
扎根土地20年,张永兴用坚守与创新,不仅种出了好高粱,更种出了新时代粮农的担当。洋化村的红缨子高粱,正映红着乡亲们的好日子。
一审:李姿 王城
二审:陈杨 蔡忠成 方存芳
三审:王幸韬 吴德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