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情页

200000!

文章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作者:杨进

文章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作者:杨进

  每年,黔北大地上有20余万农户种植红缨子高粱,他们是支撑茅台酒独特品质最坚实、最广泛的基石。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依托特色农业实现增收致富的希望,更是茅台酒“质量承千秋”承诺的源头活水。

  8月4日,在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举行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仁怀特色会场暨乙巳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上,这份沉甸甸的丰收喜悦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从这20余万辛勤耕耘的农户中遴选出的750名优秀代表,怀揣着全体的荣光与喜悦,以当之无愧的主角身份,共同汇入丰收的海洋,分享一年辛勤耕耘结出的硕果。

母应国(左一)在“红缨市集”观看高粱主题书法创作

  作为东道主”,仁怀长岗镇茅坡村粮农母应国难掩激动:既激动又荣幸。看着五湖四海的嘉宾和周边县、市粮农走进家乡,这热闹场景让我心里暖暖的。这是展示家乡的好机会嘉宾能了解茅坡基地情况和风土人情,粮农们能交流学习种植技术,互相取长补短。

杨海智夫妇查看高粱长势

  粮农杨海智夫妇看到基地里沉甸甸的高粱穗,忍不住赞叹:“这里的高粱长得真好,一片丰收景象。跟咱们种的高粱比,这高粱穗更大,颗粒也更饱满,亩产量更高,咱们得多向他们学习,跟着茅台的技术指导好好种。”

  除能交流学习种植经验外,粮农们还对活动的精心安排和服务连连称赞。

  我对种植高粱特别感兴趣,种了20多年了,也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去年就参加过今年又来了,感觉在基地办活动很有创意能体会丰收场景,还能学到种植知识,交流种植经验,很有意义。茅台一直记着我们,从种子到技术都给支持,让咱丰收更有底气。73岁的金沙粮农雷以伦说道。

归仓仪式

  播州基地的敖正清连续两年参加活动,感受格外深:今年活动规模更大,筹办得更用心。我作为粮农代表参加归仓仪式时,觉得特别庄重和神圣这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府和茅台对红缨子高粱种植的重视,我们粮农的信心更足了。

  活动现场,在精心布置的红缨市集内,粮农们深入了解茅台文化和茅台产品,从而增强主人翁意识,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辛勤耕耘的价值所在。

黄武碧正在观展

  仁怀粮农黄武碧便在展示区找到了成就感听了讲解、看了展示,对茅台产品认识更深了。想到自己种的红缨子高粱能酿成美酒,卖到世界各地满足消费者,特别有成就感,心里也跟着自豪

刘羽了解茅台文化

  通过活动,我对茅台文化更了解,尤其是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企业价值观,印象很深。茅台不仅重视酒的品质,也重视文化。作为粮农,我们更要用心种地,给茅台提供优质高粱”两次参加活动的汇川粮农刘羽感慨道。

正在收割高粱的周伦芳

  来自习水的粮农周伦芳提起茅台,同样感触颇深茅台真的让我又感动又泪。感动的是,种红缨子高粱让我们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掉泪是因为从2010年我就想让家乡好起来,便带动乡亲们一起种高粱茅台的帮助,我实现了梦想,让大家生活越过越红火,家乡得越来越好

李仕坤了解红缨子高粱与茅台酒的关系

  种子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活动当天发布的红缨子519”第七代高粱种红缨子,播州区粮农李仕坤表示,新品种生长期短、株高矮,还抗倒伏,适合机械化收割,种起来更省力,茅台为咱考虑得太周到了。

  夜幕降临,丰收晚会如约而至。以巍巍青山为幕、丰收大地为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浸润乡土情怀与文化底蕴,为丰收季注入别样活力。

夏应昌分享高粱种植感受

  “晚会太精彩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央视主持的晚会,大家都特别激动和兴奋。晚会不仅展示了茅台红缨子高粱的大丰收,还通过各种文艺节目,讲述了红缨子高粱连着粮农的心和茅台的情。”播州区粮农夏应昌不仅看了晚会,还被授予“匠心粱农”称号,他也表示,会继续坚定种植红缨子高粱的决心。

  在与众多粮农的交流过程中,“感恩茅台”这四个字是他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这也反映了广大粮农的真实心声。茅台不仅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更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盼。他们也纷纷表示,以后要继续加油干,持续把红缨子高粱种好,为茅台提供最好的原料。

今年喜获“红缨之星”和“匠心粱农”的17位粮农

  从田间的欢歌到仓前的敬意,从舌尖的美味到心间的感悟,这场丰收季活动像一根纽带,把粮农的汗水、土地的馈赠与企业的担当紧紧连在一起。粮农们的笑容里,藏着的不仅是一年的丰收,更是对未来的期盼……在红缨子高粱铺就的道路上,广大粮农的日子定会像茅台酒一样,愈发醇厚绵长。

一审:任旭 王城

二审:陈杨 蔡忠成 方存芳

三审:王幸韬 吴德望

浏览次数: